本 文 约 5600字
(资料图)
阅 读 需要 15分 钟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安禄山不仅将大唐盛世拦腰截断,更让“节度使”与“藩镇”这两个“高冷”词汇走入人们的视野。正因为身兼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得以有足够的实力发动摇撼大唐江山的“安史之乱”。
然而,在三百多年后,先后两次担任节度使的李玮却是另一番模样。李玮是宋仁宗的表弟,同时也是他的乘龙快婿。然而,这位大宋节度使手中却无兵无权,一辈子干得最惊天动地的事便是跟自己的公主老婆闹别扭。
李玮的影视形象(陆星饰)。来源/电视剧《清平乐》截图
三百多年里,节度使究竟遭遇了什么,为何从挑动天下反的彪形大汉变成了位高权轻的吉祥物呢?
唐后期:通往权力之路的节度使
说起节度使的起源,与大家特别熟悉的一个官职——都督关系密切。唐朝初年沿袭旧制,在重要的州镇设置大都督或都督,统领数州甚至数十州的兵马。在边防区,都督又加“使持节”之名,有专杀之权,这便是节度使的前身。
唐睿宗景云元年(710),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第二年又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的名号就此确立,节度使的辖区便是藩镇。
刚刚诞生的节度使有三个特点,一是统领一方兵马;二是只管军事,不管民政;最后是只在边疆,不在内地。
在开疆拓土中,唐玄宗越来越倚重节度使。天宝五载(746),王忠嗣一人兼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手里有近27万的军队。好在这位王忠嗣是位老实人,第二年就把朔方、河东两镇节度使辞掉了。可到了天宝十载(751),唐玄宗又让范阳、平卢节度使安禄山兼河东节度使,统兵近18.4万,唐朝五分之二的边镇军队都掌握在他一人手里,而朝廷直属的军队才8万人,实力太悬殊了。
明人绘唐玄宗像,中国历代名人画像谱收录,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安禄山虽然兵多,但想成功造反并不容易。他的士兵都是领工资的职业军人,工资要靠财政发放,军队的粮草、装备也要靠财政配备。此外,安禄山统辖的战区虽然面积广大,但是行政事务由州县管辖。如果朝廷和州县不提供补给,安禄山瞬间就被卡了脖子。
关键时刻,唐玄宗再度出了昏招。他让安禄山同时兼任辖区内的营田使、采访使,安禄山的权力由此大为膨胀。安禄山不去搞点“一举滔天”的大动静,简直都对不起唐玄宗对自己的“知遇之恩”。
安史之乱示意图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安史之乱终于被平定。为了安置已经投降却又桀骜不驯的安史旧部,唐朝只好将边区的节度使制度引入内地,让他们当节度使。又为了对付这些不老实的节度使,唐朝又在中原腹地广树藩镇,以此来控制经济命脉和军事要塞。这样,听话的节度使与不听话的节度使势力犬牙交错,渐渐形成平衡。唐朝也因此又续了150年的命。用《新五代史》的话说:“弱唐者诸侯也;唐既弱矣而久之不亡者,诸侯维之也。”在这个过程中,藩镇权力进一步扩张。长官身兼节度使、观察使和会府(辖区治所)所在州的刺史等职,总管境内一切行政、人事、军事、司法、财政、监察等事务。
唐僖宗乾符二年(875),黄巢起义爆发。唐朝廷实力大损,地方实力派则迅速崛起。中唐以来脆弱的藩镇平衡被打破,朝廷再也无力制衡藩镇的发展。节度使终于得以放飞自我,野蛮生长。
五代:中央军事优势的重建
唐末藩镇混战,一些强藩乘势而起,宣武军节度使朱温便是当时实力最雄厚者。开平元年(907),朱温废黜唐哀帝而自立,建立后梁,由此拉开了五代时期的序幕。
后梁太祖朱温画像,取自大英博物馆藏韩国手抄本《高臣图》
五代时期,兵荒马乱。王朝与皇帝像走马灯一样变来变去,担任节度使的安重荣有句名言:“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在很多人眼里,这是武人专国政的时代,也是节度使的黄金时代。
此言差矣!
五代不是节度使的黄金时代,而是他们的夕阳黄昏。
随着朱温称帝,昔日宣武军的藩镇军队摇身一变,成了后梁王朝的中央军——禁军。为了防范其他节度使也称王称帝,朱温不断扩充禁军,兵力骤增至20余万。唐末原本羸弱的中央军得到空前加强。此后的皇帝们不断把自己在藩镇时的嫡系部队加入禁军中,不断扩充禁军的力量,到了五代第二个王朝后唐时,禁军实力已经初步在地方藩镇部队之上。中央有了驾驭地方的能力。
后唐庄宗李存勖像。明代宫廷绘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在这样的背景下,藩镇要想改朝换代,必须借助外力。比如石敬瑭建立后晋取代后唐、后晋亡国、后汉刘知远建国、北汉刘崇建国,都与契丹息息相关;而后唐李从珂取代李从厚称帝、郭威建立后周取代后汉以及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成功的关键都是有禁军的支持。只要契丹不干涉、禁军不造反,藩镇的造反一定会被五代朝廷镇压下去。
这一点非常重要。尽管五代都是短命小王朝,尚能凭借对地方藩镇的军事优势,开始收回部分地方权力。北宋能够成功再造中央,离不开五代的不懈努力。
宋太祖:削藩三策与再造中央
北宋建立后的第二年,宋太祖赵匡胤便向赵普咨询平息战乱、长治久安之策,赵普提出了“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削藩三大纲领”。
“稍夺其权”,是指逐渐收夺藩镇的行政权;“制其钱谷”,是指收缴藩镇的财富,收夺藩镇的财政权;“收其精兵”,是指收编藩镇的精锐部队,收夺藩镇的兵权。
《雪夜访普图》描绘了宋太祖赵匡胤雪夜访赵普的历史故事。作者/(明)刘俊,来源/故宫博物院
藩镇管辖的州府称为“支郡”。唐朝末年,为了镇压黄巢起义,州府长官刺史往往由武人担任,还拥有一州兵权;临时代理官员则称为权知军州事(简称“知州”)。这些州府长官或拥兵自立,或由藩镇节度使控制,早已脱离了朝廷管辖。
进入五代,朝廷虽然重新掌握了对境内州府长官的委任权,可出任州府长官的人选,往往是节度使的亲信、僚佐,节度使仍然对州府有很强的控制力。州尚且如此,州下辖的县就更别提了。
藩镇之所以强大,是因为控制了地方的州政、县政;而要收夺藩镇的行政权,自然就要收夺州、县的行政权。这种在老虎嘴里拔牙的事情,必须等待时机。
建隆四年(963)四月,北宋先后灭掉荆南、湖南两个割据政权,两地旧有的藩镇体系也随之解体。宋太祖抓住机会,延续了周世宗的做法,没有再在新吞并的地区任命新的节度使,而是将这里的州县全部直隶朝廷,实际上罢废了支郡。此后,随着北宋逐渐吞并南方诸国,越来越多的州县在行政上直属中央,支郡制度在南方不复存在。在中央与地方实力此消彼长之际,宋太祖又任命高级文官(“朝官”)到北方的藩镇去做知州、州县,逐步架空节度使的行政权力。到了太平兴国二年(977),也就是宋太祖去世、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的第二年,节度使支郡制度终于被彻底废除。
在夺回行政权的同时,宋太祖又悄无声息地将手伸向了节度使的钱口袋。自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起,中央与地方一直实行财税三分制,也就是将地方征收的财税分成三份,一份上缴中央,称为上供;一份由节度使调用,称为送使;还有一份留给州府自己使用,称为留州。
进入五代,朝廷对地方的钱袋子开始收紧。过去不少送使、留州的财政收入,以“系省”的名义,划归朝廷所有。虽然如此,很多系省仍然储存在藩镇,称为“留使”,节度使们仍然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对这些“系省”财物上下其手。有钱有粮,节度使就不愁养兵。而这正是藩镇割据一方的基础。
乾德二年(964),在赵普的建议下,宋太祖下诏,命令各州每年所收田租、商税,除了留在州中用于日常开支外,其余的货币一律送往京师。次年三月,太祖又重申了这道命令。
“乾德诏书”本质上和五代的“系省”没区别。从宋太祖连续两年下诏来看,这一政策落实得并不好。
别急,宋太祖还有后手,这一次,他动用了金融手段。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大宗贸易中越来越依赖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可是作为货币的现钱太笨重,运输携带极为不便。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社会上出现了飞钱业务。
在京经商的商人,可以将大量现钱交给节度使的进奏院,或交给京城富商开办的连锁金融机构,然后拿着进奏院或富商开出的票据,到相应的藩镇取款办事,这种汇兑业务就是飞钱。
通过飞钱,藩镇吸纳了巨额货币,操控金融,大发横财。唐朝朝廷虽屡下禁令,但由于飞钱符合市场需求,因此屡禁不止。
为了收夺藩镇财权,宋太祖决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开宝三年(970)五月,宋太祖在开封开设便钱务,规定商人可以将现钱交给国库,然后由便钱务发给票据,商人凭票到各州府取款。
由于此前宋太祖的两道“乾德诏令”,已经使地方财税全部以留州名义挂在朝廷名下,这就为便钱务提供了法律依据。而且,便钱务成立时,大规模的节度使迁调、罢免工作已经开始,自顾不暇的节度使既不敢也无力公然反抗。
这样,国库不断吸纳商人的货币,而各州府以留州名义虚报截留的货币却被商人兑换走,地方的货币变相流入朝廷的国库。在专业化的金融手段和其他各项政策的配合下,“制其钱谷”完美收官。
与“制其钱谷”类似,为了“收其精兵”,宋太祖也做了大量的铺垫工作。早在建隆二年(961)五月,太祖便下诏,要求藩镇提升那些骁勇善战的精锐士兵的个人等级。这道诏令获得了广大藩镇的积极响应。因为藩镇登记的精锐士兵越多,就越有理由截留更多的财税,从而就越有财力雇佣更多的士兵,供养更多的军队,然后对抗朝廷。
藩镇想得很美,却没想到因此掉进了太祖的陷阱。
乾德三年(965)八月,太祖终于公开了自己的真实目的,发布了开国以来第一道收编地方精兵的诏令。收兵令要求藩镇将精锐士兵送至开封,由朝廷的军头司负责拣选,符合标准的就留下补入禁军,不符合的就退回藩镇。由于有了四年前的准备,朝廷早已掌握了藩镇精兵的实际人数,使得藩镇无法瞒报。就这样,全国的精锐部队被征集到首都开封,藩镇军队走向衰落。
为削夺藩镇兵权,宋太祖将骁勇之士选送京城,编入中央禁军,将各地军队中的精英集中到京师。来源/纪录片《中国通史》截图
逐渐的,地方军队只留下了老弱病残,他们不再出征,只负责铺道路、盖房子、疏河道之类的劳役,被称为“厢军”。作为战斗序列的地方部队实际上已不复存在。
至此,宋太祖和平收编了藩镇军队,这也标志着他不动声色地落实了收夺地方权力的三大纲领,再造了一个久违的强势中央。
失去实权的节度使
落实三大纲领,其实只是“收权”。那么,又该如何保证收回来的权力不再失去呢?
还得靠制度。
首先是地方行政权。虽然宋太祖用朝官知州、知县取代了节度使,但还是担心知州权力过大,因而又设立了通判。通判地位在知州之下,与知州同理一州之政,俨然是一州的二把手;通判还对知州有监察权,俗称“监州”。二者互相制约,都难以一支独大。
宋太宗在罢废支郡制度后,又将全国划分为15个路。历经演变,路级机构逐渐形成主管财政、司法、监察的转运使司,主管司法的提点刑狱司,主管救济、水利、茶盐等的提举常平司,以及主管军事的安抚使司。四个路级机构互不统属,甚至连驻地、辖区都不同,它们互相监察,互相牵制,有效防止了地方割据的死而复生。
北宋行政区划。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与收夺行政权和财政权相比,收夺地方兵权后,一个更直接的问题浮出水面:地方部队消失了,谁来维护地方治安和边镇安全?
既然厢军不行,就只能靠禁军。
太祖晚年,随着宋朝疆域的扩大,禁军兵力增长至19.3万。对于这近20万禁军的使用,太祖采取两个原则。
第一原则是内外相制。太祖将十万禁军驻京,十万禁军外派地方。一旦京师生变,各路兵马就能联合起来,讨伐不臣;而一地一州的禁军,又不足以发动颠覆天下的兵变。
第二原则是更戍法。其实用禁军进驻地方的办法,五代时期也用过。刚开始的时候,这些禁军能够对当地藩镇形成威慑。可久而久之,屯驻在地方的禁军反而成了地方部队,与藩镇兵合二为一,反而加强了藩镇势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宋太祖在禁军中实行更戍法。屯驻在地方的禁军每隔一两年,最多三年,就要更换一次驻地,或者调入京城修整。更戍法换兵不换将,这样既能保证将领长期驻守一方,熟知地利风俗;又能防止士兵与将帅结成根深蒂固的私人效忠关系,从而降低地方叛乱割据的概率。
对于宋太祖来说,宋初面临的最大的历史命题,便是如何使北宋免于沦为第六个短命小朝廷“后宋”,如何使宋朝彻底摆脱五代改朝换代、兵祸不断的诅咒,从而为天下太平、长治久安奠定基础。宋太祖的一系列集权政策和制度组合拳,彻底解决了这些历史难题。中唐以来的兵祸,以及兵祸引发的政治动乱,至此彻底根除。
没有实权的节度使,从此失去了往日雄风。然而,宋代的文臣武将,仍然对节度使的虚衔趋之若鹜,这又是为什么呢?
节度使也是一种“军衔”。五代后期,禁军的高级将领就兼领节度使。比如宋太祖赵匡胤,在后周做殿前都点检时,曾领归德军节度使,宋朝的国号也因此而来。显然,赵匡胤的权柄来自禁军,他也并不去归德军做地方大员。但节度使的身份,却表示他是当时最高级别的武将。
《宋太祖洞开重门》(局部),现藏故宫博物院。作者/(清)陈书,来源/纪录片《中国通史》截图
宋代节度使失去权力后,身份标识的作用被继承下来,依然是武官最高级别的阶官。任命节度使的程序,与拜除宰相、册封亲王、册封公主相当。正因如此,宋真宗宠信的宦官刘承珪才会在临死前,希望得到节度使的称号;一代名将岳飞,也因为在32岁拜节度使而倍感自豪。
参考文献:
闫建飞:《走出五代——十世纪藩镇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23年
王育济、范学辉:《宋太祖传》,人民出版社,2021年
如何快速找到我们
进入“国家人文历史”公众号主页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
END
作者| 刘路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李栋 张斌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国历好物
国家人文历史再出好书
纵览华夏三千年的朝局动荡
俯瞰从商到清的中国政治兴衰
↓↓点击下方图片,直达现场↓↓
足不出户畅读
《国家人文历史》杂志
点击下方图片或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把历史私教装进口袋里
“在看”的永远18岁~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