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東西文明 第一講 文明與文化的差異
1「文化史」的觀念變化
首先,我們要知道,「文明與文化」這種差別的提出一定是文化的勢力興盛的結果,它不是文明概念興盛的結果。也就是說呢,如果文明的概念是受到肯定的,那根本就不要去講文明跟文化的差別;就是因為文化的觀念太盛行了,文明的觀念逐漸被放棄,那才變成要去強調其實文明跟文化是不同的。
三十年前的大學啊,當時的老師會表示一點對學生的鼓勵,就說,讀歷史喔,你只要持之以恆,不管你智能高不高,因為年紀增長,你本身就是一個歷史歷程,你就會發現有一些道理回顧的時候你發現自己比較了解了。講這件事情是要提醒,就是,各位,你們在這個遽變的時代不太察覺到它的遽變,或者你們認為遽變是理所當然的事。其實如果沒有歷史回顧的感受,我們固然說這是一個遽變的時代,但是我們把那個遽變的方向、性質都認定成是一個什麼樣子,其實那會變成是我們以為這一切都是不變的,好比說科技不斷地推陳出新,我們認為這理所當然啊,這樣的一個想法就是一種不能了解什麼叫做「變化」。那如果你讀歷史,你去注意到科技的變遷,那你所感覺到的遽變就會是一種「歷史背景脈絡之下的了解」,你不會把遽變的本身視為理所當然、然後你又忘記了其實這是一個遽變的時代。
舉個例子來講,三十年前念大學的時候,學校裡面上的文化史都是在講高層次的文化,也就是講宗教哲學,講宗教、講哲學、講藝術,絕對不講下層文化,也就是絕對不會談食衣住行這種小事。那現在大學的文化史的課全~部都在講下層文化的東西,然後大家都不知道其實三十年前的大學是不這麼做的。那現在已經習以為常了,以為所謂「新文化史」就是真正的文化史,那這個「新文化史」講慣了之後,連「新」這個字都去掉了。一開始他們講「新文化史」,對應的是「舊文化史」就是只講上層文化,那所以他們就號稱自己是新的,等到舊文化史被推翻之後,這些人就不需要再冠個新字,然後就自以為這就是文化史了,所以現在一般的文化史都講普通的小事。那最常拿來諷刺的就是說,老太婆的裹腳布,這就是新文化史處理的東西。飲食、民間醫療、風俗習慣、一般人所使用的器物,這些都變成了新文化史研究的對象,那宗教信仰、道德觀念、高層次的政治思想,這種問題都已經不被處理了,他們認為這些東西不是文化。所以全世界的博物館都有一種大眾化的傾向,像台灣的故宮博物院,號稱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但是它開始收藏台灣原住民文化,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徵兆。那在西方也是一樣,就是現代藝術的價值更加被肯定,古典藝術不太被強調,原來的「體系」被說成是一種「結構」,所以呢有所謂的結構主義,然後有所謂的解構主義,就是不再相信上下層次,而認為這叫一個「框架」,一個一個的框架要加以突破,所以孔孟的道理就變成一個框架,康德是一個框架、柏拉圖是一個框架,然後一一要破除。像那個結構主義還是功能主義,他們其實都在說「人是環境的產物」,就是接受環境才能適應它、才能夠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夠有所成就。像這種觀點,其實如果你去對比傳統的思想,你會覺得這很悲哀,就,為什麼人是一個時代的產物呢?但是如果你以學術研究來講,那你提出這種主張會有一種驕傲,就是你在反對所有傳統思想,然後就覺得自己有偉大的一種學術的創意,但其實這是非常悲哀的事情。你先講出一個結構主義之後,再來講一個解構主義說「我們沒有必要這樣子啊」,那難道這個解構主義就是要回到傳統嗎?不是,其實是你先講出人是環境產物之後,你覺得自己有創意,但是接下來就沒創意了,因為既然一切都是環境產物,好像那樣的事情要去定義、要去了解它的性質就變得很簡單了,於是你又失去了創意、失去了活力,每個人都像機器裡面的小零件,於是又出現一種主張是「把這個機器打破吧」,那就是解構主義了。這種現象其實並不是要導引到一個終極的價值,而是我們打破那個傳統威權之後,每個人都可以自由自在地發揮自己,那是最討好人性的事情。所以說,文化史在三十年前大學裡面教的都是上層文化,三十年後,連上層文化這個詞也不用了、那下層文化這個詞也不用了,因為文化就是大眾文化、就是下層文化,而當你講這個叫下層文化的時候,你又自命是下層文化的主張者,那這不是打擊自己嗎?所以文化的這個說法就一概變成是下層的東西,然後能夠覺醒到這個變遷的人非常的少,難道這過去三、四十年的學者都失去記憶了嗎?其實不是,而是一般人的價值觀都比較樂意接受「沒有權威」這樣的標準。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