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好这位朋友:先祝你身体健康快乐:小儿疝气小儿疝气是小儿外科和疝外科的最常见疾病之一,主要包括先天性的腹股沟疝和脐疝两种。
【资料图】
2、小儿疝的发生主要因素是先天性因素,腹股沟疝主要是由鞘状突未关闭所致,脐疝是由于脐环不能及时缩小闭合,早产儿、低体重儿因出生时生长发育不完全所致。
3、一岁以上的小儿腹股沟疝不能自愈,脐疝患儿如果年龄在4岁以上或脐环直径为2~3cm,及以上者,应考虑手术。
4、针对小儿腹股沟疝主要的手术方式是疝囊高位结扎,其中腹腔镜手术优势更明显,而脐疝除了切除疝囊外需要进行缝合修补。
5、常见症状腹股沟区或脐孔出现时有时无或时大时小的包块病因小儿腹股沟疝的根本原因是鞘状突没有及时闭合。
6、鞘状突因睾丸或子宫圆韧带下降而形成,多在出生后一年以内闭合。
7、新生儿和半岁以内的婴儿鞘状突多未完全闭合,但鞘状突未闭合并非都形成疝,如果婴儿腹壁不够强健,比如早产儿、低体重儿更容易发生腹股沟疝。
8、其他情况如:过度用力哭闹、便秘、咳嗽等使腹内压增高的情况,也会促使疝的形成。
9、右侧睾丸下降一般比左侧晚,鞘状突闭合时间也长,故右侧腹股沟疝较左侧多见,单侧比双侧多见。
10、小儿脐疝的发生原因是脐环没有闭合。
11、脐环在胚胎期即形成,并随胎儿成长而持续收缩,正常新生儿的脐环直径约为1cm,正常情况下在出生后脐环继续缩小直到最终闭合。
12、婴儿脐带脱落后,脐部瘢痕是一个先天性薄弱处,同时在婴儿时期,两侧腹直肌前后鞘在脐部未合拢,留有缺损,这就给脐疝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13、各种使腹腔内压力增高的因素,如哭闹、便秘、腹泻、咳嗽等,皆可促使小儿脐疝的发生。
14、临床表现特征性临床表现:腹股沟区或脐孔出现时有时无或时大时小的包块。
15、包块在站立以及哭吵等使腹内压增高的情况下出现或者变大,而发生早期平卧或停止哭吵后包块多可自行或用手按压后消失。
16、患儿早期除除特征性肿块表现外多无显著不适,家长多因发现患儿腹股沟局部小肿物、阴囊两侧不对称或脐孔处包块而带其就诊。
17、随着年龄增长,疝囊将不断增大,并可发生嵌顿和绞窄的可能性,甚至引起睾丸或卵巢梗塞、萎缩,故应适时治疗。
18、检查典型体征为腹股沟区或脐孔出现大小有变化的包块,早期患者平卧时可消失,但站立或哭吵后又出现。
19、B超检查可作为辅助诊断的措施。
20、诊断典型的小儿腹股沟疝或脐疝可以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以及仔细的体格检查明确诊断,但对于症状不典型的腹股沟疝患儿,还需行B超等检查来辅助诊断,同时也帮助与鞘膜积液、隐睾等小儿常见疾病的鉴别。
21、治疗1.保守治疗1岁以内的小儿腹股沟疝和脐疝有自愈的可能,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
22、较大或者脱出频繁的可以应用疝气带进行局部压迫,其目的就是避免疝内容物突出。
23、同时小儿应尽量减少哭吵、咳嗽、便秘等使腹内压增高情况的发生。
24、如发现小儿哭闹不止,而疝块不能回缩的情况,则提示可能发生了疝嵌顿,应立即送急诊就诊。
25、 2.手术治疗通常认为1岁以上的小儿腹股沟疝无法自愈,应进行手术治疗。
26、但年龄并不是绝对因素,也要结合患儿的自身情况,比如患儿不满1周岁,但腹股沟疝很大或是反复出现嵌顿,保守治疗的危险增大,也应该及时进行手术治疗;超过一周岁但体质虚弱同时疝不大的情况下也可在年龄稍大时再进行手术以降低麻醉和手术风险。
27、疝囊高位结扎术是治疗小儿/儿童腹股沟疝的最主要方式,手术小,总体而言安全可靠。
28、预防小儿疝气是先天发育异常导致,故很难有效预防,避免早产和低体重儿能够降低其发病率。
29、出生后避免其他疾病引起的哭吵、咳嗽、便秘等使腹内压增高的情况也有助于降低发病率。
30、应该要手术吧·~~我们幼儿园好几个小孩都做咯疝气手术的·~你好还是听儿科医生的建议,毕竟他(她)们最专业。
31、一般要手术,个别不严重的可保守试试。
32、可以先用绑带固定,如果发育后还不长好,可以手术。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