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1、封禅,封为“祭天”(多指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禅为“祭地”(多指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祭地);即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2、封禅,最早出现于《管子·封禅篇》,后太史公在《史记·封禅书》中曾引用《管子·封禅篇》中的内容,并对其内容加以演释,唐代张守节解释《史记》时曾对“封禅”进行了释义,并指出了封禅的目的,大意是说,在泰山顶上筑圆坛以报天之功,在泰山脚下的小丘之上筑方坛以报地之功。
3、即《史记·封禅书》中的“登封报天,降禅除地”。
4、战国时齐鲁有些儒士认为五岳中泰山为最高,帝王应到泰山祭祀。
5、秦始皇、汉武帝等都曾举行过封禅大典。
6、《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
7、”所以封禅活动实质上是强调君权神授的手段。
8、关于封禅还有另外一种解释,《白虎通》中说“或曰封者,金泥银绳,或曰石泥金绳,封之印玺也”,后世学者认为这是封禅过程中的仪式,是指将封禅所用的文书以“金泥银绳”或“石泥金绳”封之,埋于地下。
9、太史公《史记·封禅书》也有“飞英腾实,金泥石记”之记。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